|
昨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宣讲在静海区接力上演。没有固定的讲台,没有照本宣科,取而代之的是一辆穿梭于城乡之间的双层巴士,以及来自静海区的4位优秀青年充满奋斗激情的真实故事。由中共天津市静海区委宣传部、共青团天津市静海区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静海青年接力讲 激扬青春启新程”宣讲会暨“奋进‘十五五’ 青春挺膺担当”主题团日活动,以“快闪式”“接力式”宣讲的新颖形式,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课堂,“搬”到了体育场馆、街道社区、创业园区和乡村振兴一线。
在萨马兰奇纪念馆,活动的“第一棒”由静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国庆郑重递交到静海区体育局青年教练员马骜手中。“当静海代表队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项目决赛中拿下‘双金’时,很多人看到了赛场上的辉煌,但我想告诉大家,这背后是无数个清晨的集训,是队员们每一个动作成百上千次的磨合修正。”马骜的声音格外洪亮,他没有过多空洞的口号,而是用朴实的语言,将团队备战的艰辛历程、执教过程中的成长感悟一一道来。台下来自静海区不同领域的近40位青年代表凝神倾听,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来自天津体育学院的学生曾鹏飞感慨地说:“‘体育强国’不是遥远的概念,它就体现在我们身边青年教练员执着的坚守里。”
随后,宣讲的“接力棒”如同一把青春火炬,在静海大地上传递。在华康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团委书记郭嘉接过“接力棒”,讲述了用青春“实干”换取民生“温度”的基层故事;在协和天津留学人员创业园,青年科技工作者、天津协华创新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子嵩分享了如何以创新突破赋能产业振兴的创业历程;在杨成庄乡官家屯村,驻村选调生管晴真挚诉说了从“外来者”到“村里人”,亲身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成长。这四个点位,如同一面“多棱镜”,从体育强国、民生服务、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不同侧面,共同折射出静海青年赤诚奉献、勇挑重担的耀眼风采。穿梭的双层巴士,不仅连接了地理空间,更串联起一幅静海青年投身“十五五”建设的生动图景。
“我们将持续聚焦一批‘让青年人讲给青年人听’‘让青年影响青年’的典型,深入学校、企业、农村、社区等一线,开展‘行走的青年宣讲大讲堂’,用‘青言青语’推动党的理论‘入脑入心’,坚持把理论宣讲与青年岗位建功结合起来,团结引领更多的青年投身到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实践中来,共同唱响‘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强音。”共青团天津市静海区委员会书记邢科慧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