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共青团 >> 工作要讯 >> 媒体聚焦
中国共青团杂志:冲锋在前 磨砺尖兵——国网天津电力共青团做好青年突击队建设工作侧记
时间 2025年09月25日 来源 中国共青团杂志 

  1954年1月13日,全国第一面“青年突击队”旗帜在北京展览馆工地上升起。70余年来,一代代青年在党旗下集结,创造青春奇迹。作为国有能源骨干企业,国网天津电力团委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树立奋斗为本、实干争先的鲜明导向,围绕电网建设、电力保供、科技创新、抢险应急等组建青年突击队,引导青年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强音。

图片

以拼搏之力

诠释责任担当

  “我们把运行年限较长的油纸电缆更换成更大截面积的铜芯电缆,载流量将提升12.3%,可进一步提升天开园内部供电可靠性。”国网天津城西公司天开高教科创园电力保供青年突击队队长田子寒介绍道。

  202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天开高教科创园(简称“天开园”)建设是实施“十项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全力服务天开园核心区建设,在重难点工程中磨砺青年,国网天津电力团委第一时间组织辖区供电单位——城西公司成立电力保供青年突击队,深入园区开展用电改造需求调研,缩短供电接入时长,不断为园区建设注入津电青春动能。

图片

  工期紧是天开园电缆改造项目的难题,突击队员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更高可靠性的材料设备,仅用4天,完成园区内电缆的升级改造,满足其新增123千伏安的负荷需求。突击队员还通过简化办电流程、加快办理速度,提前3天完成中电科46所科研基地建设项目送电,为园区内新华金盛科技、地美科技等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提升园区招商引资竞争力。与此同时,突击队员探索应用先进技术实现园区内负荷精准控制及运行实时监测,实现故障设备自动隔离,恢复供电时间由“小时级”向“分钟级”飞跃,有效提升园区内部电网运行稳定性,为助力天开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贡献青春力量。

以创新之为

激扬青春理想

  “到今年年底,预计天津的各行各业、居民百姓每用5度电,里面有1度电就来自风力和光伏发电,新能源装机占比更是达到46%,风、光已成为天津的第一大电源。国网天津电力作为天津能源电力转型的引领者、安全可靠电力的保障者、卓越供电服务的提供者,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国网天津电力智能电网科技重大专项青年突击队队长马世乾在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驱动绿色发展论坛”上发言时讲道。

  骄阳似火的6月,以电科院32名青年科研专家为主体的突击队,正以凿岩韧劲开展技术攻坚。面对城市配电系统“电碳协同规划难、高品质运行难、故障防御难”三大挑战,队员们“泡”在实验室连续奋战7天,成功将计算效率提升40%,为天津滨海新区“双环网+柔性互联”网架设计提供了精准决策支撑。针对“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可复制的示范工程”难题,队员们白天顶着酷暑高温赴现场调研,夜晚伴着虫鸣不断论证方案,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队伍,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担当,攻克技术难关、推动示范工程落地。

图片

以攻坚之志

书写奋斗篇章

  “发电车盖板、油位、控制面板、闸刀位置经确认均无异常”。今年元宵节,在冰城哈尔滨,国网天津电力亚冬会供电保障青年突击队队员苏晴正与队友在亚冬会的主媒体中心外,巡视发电车的每处细节。街上的红灯笼随风摇晃,与他身上的红马甲一同映出闪耀的冰城。

  国网天津电力团委第一时间在赴第九届亚冬会保电团队中抽调青年专业骨干组建青年突击队,负责重要场馆的供电保障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青年突击队编写应急保障方案与发电车标准操作手册,制定亚冬会发电车保障标准与巡视记录表,按照“每日巡视不少于6次、加热装置每日启动不少于2次、整车装备每天启动不少于1次”的“621工作标准”,组织队员24小时坚守现场,为保障这场“冰雪盛会”的成功举办贡献津电青年力量,用责任与奉献点亮这场“冰雪盛会”的每一个角落。

图片

  多年来,3600余名津电青年积极投身电网工程建设、电力科技攻关、抗洪抢险保供电等重难点任务,用责任和奋斗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用创新和理想扛起“青年强则国家强”的使命担当。未来,他们将持续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攻坚重点项目落地,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版权所有: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   津ICP备14003719号-2  技术支持: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