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共青团 >> 文件中心 >> 团中央文件 >> 中青办联发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实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时间 2023年05月09日 来源 中国共青团网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民委办公厅
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实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中青办联发〔202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教育厅(教委)、民(宗)委(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教育局、民宗局:

  现将《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实效的若干措施》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民委办公厅

  2023年4月7日

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实效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面向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大中小学生有形、有感、有效地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各族青少年不断增进“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现提出如下措施。

  1.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制度安排、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团的领导机关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安排专人负责。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纳入各级团校教学内容和各级团干部、“青马工程”学员培训课程,明确培训内容、时长,纳入主题团课、队课,团支部、少先队中队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活动。团的领导机关专职团干部、基层团(工)委书记一般每年至少开展1次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团队课或讲座,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做好理论阐释转化。聚焦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中的重大理论、历史和现实问题,各族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困惑和热点问题,通过举办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讨会、发布研究课题、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深度调研等,开展学术交流、形成研究成果,并推动研究成果资源共享。结合青少年认识特点,加强对相关理论的“青年化”解读阐释,把逻辑讲明白、把理论讲透彻,促进思想引领内容被青少年真正理解、接受、认同。编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指导手册,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团课、队课活动规范,推动《民族地区青少年赴内地交流活动实施指南》落地实施,指导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开展思想引导和交流实践活动。

  3.打造产品供给体系。共青团中央层面发挥“中央厨房”作用,确定年度文宣产品制作计划,研发热点问答、短视频、图文等系列产品,为基层团组织提供思想引领“弹药”。联合相关高校、机构,制作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微团课、微队课、微视频,定期推出“石榴籽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性主题团课、队课。推广一批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宣传“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宣传民族地区新面貌和民族团结进步新成就。鼓励、支持各地团组织承接民族团结进步文宣产品制作。

  4.拓展实践教育载体。巩固各族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中学生结对子活动基础,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方式,广泛开展“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我在城市(农村)有个家”等活动。以学校团支部、少先队中队为基本单元,开展有计划、经常性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组织学生通过参观相关历史遗址和博物馆藏、走进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等方式,帮助各族青少年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历史、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扩大全国各族青少年“同心营”参与范围,力争覆盖各民族自治地方。通过社会化方式募集资金,支持民族地区各族青少年开展跨区域交流。省级团委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本地区范围内各族青少年线上线下交流活动。

  5.建好用好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社会机构作用,广泛组织各族青少年参观参访。制定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交流线路建设标准,推动省级团委结合本地实际,设计各具特色的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线路,规范基地讲解内容。指导兵团团委建设好全国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兵团)基地。依托各级团校、团史馆、团代表联络站、青年之家等团属教育阵地,设置有关板块,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介绍民族常识。在团属媒体上开辟专栏,系统介绍党领导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介绍各级团组织开展融情交流、主题团队课等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情况。

  6.做大做优宣讲队伍。细化民族团结进步宣讲“青骑兵”队伍建设方案,明确选拔标准及培训内容,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和培养一批积极践行民族团结进步、向上向善的各族优秀青少年,打造全国、省、市三级宣讲队伍,力争每年全国层面培养100名、省级层面培养1000名、市级层面培养10000名宣讲员,以“青言青语”、“童言童语”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强化与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协同建设,力争实现一体化培训、一体化开展活动,加强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协同,共同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故事。

  7.发挥互联网增量作用。促进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信息平台,依托互联网连接基层团组织和专家智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用好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以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组织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青少年开展“云”交流、“云”参观,推动青少年在身临其境的交流氛围中加深了解、增进认同。组织在青少年中有较强影响力的典型人物与各族青少年“面对面”、“键对键”交流,广泛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设计参与便捷、形式多样的网络活动,打破时空界限,降低交流成本,组织各族青少年广泛参与。建设各族青少年融情交流数据库,实现交流工作精细化管理,定期跟踪问效。

  8.培养专业工作力量。以提升团干部特别是民族地区基层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能力为重点,培养一批工作力量,确保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在基层有人做、能做好。将专题培训纳入共青团中央年度团干部培训班次计划,5年内实现对民族自治地方县级团委负责同志培训的全覆盖。依托团务平台、少先队辅导员集体备课平台等,上传各地典型案例并进行动态更新,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代表开展分享,推动团干部加强交流、相互启发。编写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案例集,全面梳理各地区工作案例和典型做法。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民族工作部门等,组建民族工作领域专家队伍,在团干部培训、活动设计、课题研究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用好西部计划志愿者、少数民族新市民青少年等群体,发挥他们在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的优势。

  9.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健全协调沟通机制,持续加强与统战、教育、民族工作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专业指导和政策支持,推动将参与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相关活动纳入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主动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团内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跨领域配置和使用。优化激励机制,每年遴选部分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基层团组织,推荐参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表现优异的团组织、团干部和青少年典型纳入“两红两优”、少先队“三优秀”表彰、“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等活动遴选范围,将长期支持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纳入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邀请在书信手拉手、民族团结进步宣讲等活动中表现优秀的青少年,参加“石榴籽一家亲”、“同心营”等线下融情交流活动。完善考核机制,将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列入对各级团委的考核内容,定期通报工作落实情况、成效进展等,工作开展较差、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出现严重疏漏的,将通过适当方式通报同级党委。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一套有效的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打造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培养一支能够规范化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团干部队伍,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和区域内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普遍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遍增强,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呈现新格局。

版权所有: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   津ICP备14003719号-2  技术支持: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