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共青团 >> 专题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族青少年津门共享节庆文化:“我在天津过大年!”
时间 2023年02月09日 来源 中国民族报 

  这个寒假,新疆班学生张诗妍在天津过了一个“文化味儿”十足的新年。“在京剧文化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京剧演出背后的环节——画脸谱,这让我体会到京剧是一门底蕴深厚的艺术。”她说。

▲学生在京剧文化课堂上学习画脸谱。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促进新疆班、西藏班学生更好融入在天津的学习生活,春节前夕,天津市民族宗教委联合市教委、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等部门,共同举办“各族青少年手拉手,我在天津过大年”交流活动。为期两天的活动,共有来自7所学校的32名新疆班、西藏班的学生参与。经典诵读、象棋、国画、软笔书法、中华武术、京剧文化、民乐赏析……学生们从一堂堂实践活动课程中深刻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快乐的新年。

  天津市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希望通过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传统文化成了“宝藏课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京剧创新节目《华夏国粹少年强》的小演员们身着戏服、披红挂彩走向台前,将红红火火的新年喜气传递给现场观众。这是开营仪式上,承办方华夏未来教育集团为学生们筹备的京剧表演,也是令张诗妍最为印象深刻的一幕。

  张诗妍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紫云中学的高二学生,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京剧表演,小演员们的唱、念、做、打,一个关子连着一个关子,让她看得入迷,也让她更加期待后续的京剧文化课程。“小演员们一会儿‘穿越历史’,一会儿‘策马扬鞭’,看得太过瘾!”她说,京剧文化课上,大家还走上舞台互动,学习京剧表演基本动作。

  张诗妍学习后得知,画脸谱是一项细致活儿,出一点纰漏便功亏一篑。“脸谱是京剧演员塑造人物的关键,但更关键的是对待京剧的严谨态度。”负责讲解京剧的教师高航说,老一辈的艺术家在扮演关羽之前,会在他的宝刀模型前拜上三拜,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经典诵读课程中,刘子畅的诗词朗诵获得了授课老师的点赞。在新疆长大的她,普通话说起来总是带点乡音。来到天津读书后,她参加了学校开办的诗词朗诵社团课程,学习朗诵技巧,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次,她还被选为交流活动的领诵员。

  “经典诵读课程与校内课程衔接紧密,选择学生们熟悉的诗词,加入配乐,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中所富有的文化意蕴。”紫云中学教师白萍表示,传统文化进课堂早已不是新鲜事,各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程度明显提高,茶艺、古琴和古诗词等传统文化课程是学生选择社团活动课的首选,成为学生心中的“宝藏课程”。

  据悉,紫云中学自2012年承接新疆班教学任务以来,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开展本地班学生与新疆班学生“手拉手、结对子”活动,新疆班178名学生全部有了自己的结对子好朋友。两个孩子乃至两个家庭间成功互访,将民族团结种子播撒到了天津、新疆,新疆班孩子在天津有了另外一个家,本地班学生也在与新疆班好朋友“三交”过程中收获良多,“民族团结一家亲”在润物细无声中深入学生心中。

中华文化精神引领学生成长

  “当头炮!”“连环马!”一场象棋赛激战正酣,高绘东正聚精会神地与指导老师对弈。

  高绘东的父亲酷爱象棋。受父亲的影响,他对象棋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我系统地学习了下棋打谱,老师告诉我们下棋时‘走一步看三步,要有大局观’,这句话很值得琢磨。”他说。

  高绘东的祖辈是新中国成立后从河南到新疆的第一批建设者。祖辈和父辈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在高绘东心中,他们都是有大局观的人。“不远千里来到新疆,即使背井离乡,也要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这样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也锻造着我的‘棋品’。”高绘东说。

  负责课堂教学的华夏未来教育集团教师杨璐,非常欣喜地看到学生与老师的频繁互动,“学生们带着好奇心来,带着收获离开,我们很有成就感。”

  当古老的民族乐器遇上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会产生什么效果?

  因为有着学习古筝的经历,民乐赏析课是马茹雪最期待的。课堂上,老师播放起电影《闪光少女》中民乐与西洋乐对比的片段,马茹雪看得热泪盈眶:“这是全剧最燃的片段,也使我回忆起了学习古筝的初衷。”

  “最初对民乐感兴趣就是因为《闪光少女》中的小霾,她是一名古筝乐手,气质沉稳,我觉得这代表着古筝的气质,于是开始学习古筝。”马茹雪说。

  “一开始我的热情极高,一个个音符跳跃在琴弦上,谱成一首曲子,成就感满满。但长时间按弦使得手指伤痕累累,曲子越来越长,渐渐地我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马茹雪意识到,想要做好一件事情,热爱、坚持缺一不可。

  课程结束之际,马茹雪主动上台为同学们弹奏了一曲,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让马茹雪觉得十分自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农历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中最盛大和隆重的节日,来自新疆、西藏的学生在天津过春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深刻体会到春节所蕴含的文化习俗。

▲学生在书法课堂上学习写“福”字。

  “贴‘福’字主要表达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和祝福,写好‘福’字要注意排列间距相等和左右的迎让,通常是左让右、上让下的关系。‘福’右侧‘一’字表示平安,‘口’为人口,‘田’指田地,有人有田平平安安。”书法老师石万鹏用教写“福”字的方式,让学生们体验春节的传统习俗,大家听得专心致志,不一会儿,一幅幅笔画舒展、字形方正的“福”字陆续呈现。

  “这是我第四次在学校过春节,却是我第一次亲手写‘福’字,回去后我要把它贴到宿舍门上。”德白将“福”字高高举过头顶,兴奋地向老师展示。“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书法的魅力,我还要用毛笔写一个‘扎西德勒’送给老师。”

  德白的家乡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4年前她考入西藏初中班,去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市第七中学西藏高中班。她介绍,“每年春节,为缓解大家的思乡之情,老师们都会把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今年学校安排了团拜联欢会、篮球赛和观影等活动,还提醒我们给父母打电话,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天津市合作交流办业务处室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举办交流活动的初衷,就是希望增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让大家在体验深厚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把天津当作第二故乡,更好地学好知识和本领,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据了解,近年来,天津市积极组织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先后开展了“石榴籽一家亲”“民族团结我践行”“各族青少年志愿服务交流”“青少年手拉手·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搭建起桥梁,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包容、相互学习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版权所有: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   津ICP备14003719号-2  技术支持: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