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摄影 王涛
1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仔细观看相关产品成果展示,并强调,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要深化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促进京津两市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作为京津两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园区、重要平台和主要抓手,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已两年多,截至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数量已达到941家,注册资金达到104.3亿元,在加速产业聚集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方面初见成效。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园区建筑物砖红色的外墙显得暖意十足,协同创新展示中心展厅内,“天河”三号百亿亿次原型机、纽扣般大小的飞腾处理器、麒麟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无人机3D立体编队……十余家企业的产品整齐排列。园区的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精神饱满、干劲儿足。大家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将不折不扣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园区和企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从自身做起,心无旁骛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加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书记来到园区考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温暖和力量,他特别平易近人,与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对每个现场展示的项目都认真聆听并对项目的发展和研发人员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
记者在协同创新展示中心见到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回忆起17日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时,他仍旧激动不已,“总书记精力充沛,讲话掷地有声,条理非常清晰,他勉励大家一定要注重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一定要牢牢地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包括郑毅在内的园区运营人员收获的不仅是肯定,还有期望。“总书记不但对我们园区之前的工作给予肯定,还希望园区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郑毅说,“我们肩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任和使命,下一步将把园区运营和服务企业的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扎实。”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运营公司产业服务部工作人员吕春蕊昨天一早便来到办公室,对落户企业的相关需求进行梳理汇总。她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对自主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期望和要求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创新和协同创造最好的环境。目前,我们已经搭建了一个企业服务的体系,包括帮助北京过来的企业与天津市场对接,以及人才落户、人才招聘、人才后期配套服务,还有政策培训、政策解读、政策申报,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给企业搭建创新发展平台,并给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无忧的办公环境,让企业更加专注于自主创新。”
“原计划总书记在我们公司展区参观5分钟,实际超过10分钟。”“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国家电网天津滨海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告诉记者,他代表国网天津电力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解了带电作业机器人、智慧电网、国网车辆网平台等有关工作。“总书记在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视察时,对创新提出了要求,这令我深受鼓舞。”张黎明感慨道,“我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代表,获得改革先锋称号,既是无比的光荣,更是巨大的责任,正如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有创新的热情,激发创新潜力。我将始终立足一线,坚守工人本色,以改革创新为方向,努力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高层次、智能化成果,无愧于组织授予的创新型一线劳动者优秀代表称号。”
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齐俊桐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无人机的集群控制技术。“我是大学教授和企业创始人的双重身份,正是国家相关的人才激励政策和创新机制将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人的潜力全部激发出来,心无旁骛地谋创新、搞科研、去创业。”齐俊桐说,“总书记的勉励让我更加坚定了企业以创新为主题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滨海新区的土地上创造新的业绩和价值。”
“总书记这次来到我们所在的园区考察,作为科技创新企业深受鼓舞,总书记非常关注为企业的创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我们就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去做科技创新和产品落地。”科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胡建龙回忆起17日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公司发展的情况仍旧难掩兴奋之情,“总书记的一番话让我们既激动又感动,感觉到心里暖暖的,特别踏实,我将带领公司科研团队加快进行科技创新,争取获得技术突破。”(孟兴 苏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