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晶:健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 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时间:2019-08-11      来源:少年部 


健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 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四小学  王瑞晶

 

【内容摘要】: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组织中的引导者,必然决定着少先队工作的成效,因此,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健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是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者将从明确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目标和探索创新培训的模式两方面阐述如何健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

【关键词】: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专业发展

 

少先队组织是以少年儿童为主体,以辅导员等成人为指导,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而结合在一起并共同合作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组织中的引导者,必然决定着少先队工作的成效,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素质教育开展至今,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目标。基于这样的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素质,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健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是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者将从明确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目标和探索创新培训的模式两方面阐述如何健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

一、明确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目标  

(一)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

少先队辅导员不只是少年儿童少先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其思想道德建设的引导者。这就要求少先队辅导员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少先队辅导员加强政治学习,深刻理解马列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在对少先队辅导员开展培训时,要引入党史,团史,少先队史,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时事政治分析等相关内容。可通过党课、政治学习,集中收看新闻、展开讨论研究,订阅相关刊物、长期学习等途径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唯有如此,少先队辅导员才能充分浸润马克思主义其中,不仅能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而且能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方法。只有少先队辅导员用这种马克思主义理念武装自己时,才能使少年儿童接收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二)增加少先队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储备

要想给少年儿童一滴水,辅导员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少先队辅导员增加自身教育理念储备的重要性。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少先队辅导员才能以最合适的教育方法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因此,在对少先队辅导员开展培训时,要将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之中,要设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等相关课程。让少先队辅导员学懂、学通,并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少先队辅导员只有充分掌握这些教育理论,才可以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少先队辅导员应注意反思、总结,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解决问题能力

少年儿童是一个发展的个体,因此,在对其进行教育时既要有充足的理念与知识储备,还要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少先队辅导员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策略,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实现因材施教,以达到关注群体与关注个体相统一的效果。少先队辅导员在组织少年儿童开展各类活动时,要具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保证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加强少先队辅导员沟通能力的培养,保证其与其他辅导员,与儿童的家长,与少年儿童能够进行高效沟通。

二、探索创新的培训模式

现有的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模式,大多为单向输入式的,如召开讲座,观摩学习,实地参观等。这种单向输入式的培训模式,培训时效性并不理想。为了达成上述的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目标,研究者提出三种创新的培训模式,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一)创设情境,真操实练

    在对少先队辅导员进行培训时,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形式,让少先队辅导员们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他们的思想发生碰撞,情感得到升华,以达到训练与提升其体能、技能、创意的目的。

在培训时,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要基于生活,内含问题,融入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少先队辅导员参与的兴趣,才能得到好的培训效果。

1.小游戏,大作用如为了培养少先队辅导员合作的精神,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完成。两人三足,解手链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进行两人三足游戏时,有些学员会因心急而摔跤。在进行解手链游戏时,有些学员会遇错综复杂的情形而无从下手。但正是这些真实的情境,让学员们感触更深刻,收获更真实。通过这些小游戏,少先队辅导员深刻地理解了合作的真谛。明白了任何工作,光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到极致,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再如为了激发少先队辅导员的创造性,可以将学员分成若干组,然后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各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意点子的搜集。你一言,我一语。学员们绞尽脑汁,挖掘潜能。最后评比出点子最多,创意最佳的组。通过这些小游戏,激发了学员的创造性。

这些游戏情境的设置,让少先队辅导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感悟。

2.参与情境,强化体验在为少先队辅导员教授少儿心理健康辅导技巧等相关知识时,也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模式达到更理想的培训效果。培训师可设计一个情景剧:一名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小明在一次考试中成绩极其不理想。周围其他同学关心他,他却当成了嘲笑。顶着巨大压力,他不敢把这不理想的成绩告诉辛劳的父母。每日郁郁寡欢。情景剧演到了这里戛然而止。接下来的剧情如何发展,各位少先队辅导操刀上阵,深入情境去实操,演绎对小明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少先队辅导员调动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训练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培训师此时可以对症下药,指导学员进行心理辅导的策略和方法。其他学员在观摩、交流讨论中,提升自身素质。

巧设情境,直击生活,则更真实,更有意义。少先队辅导员参与其中,强化体验,激发情感,则收获颇丰。

(二)竞赛体系,激励进取

以赛代培训,以赛促培训,以赛求发展,建立竞赛体系是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素质的理想模式。在培训中引入竞赛体系,使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不断进步,如一潭清澈的活水,充满生机与活力。

竞赛种类可分为专业性竞赛和综合素质竞赛两种。专业性竞赛就是关于少先队工作的竞赛,如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优秀少先队评比,少先队相关课题和论文评比等。这类竞赛体现了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水平。应加大比赛的宣传力度,提高大赛的参与度,并聘请优秀的评委为大赛提供专业保障。少先队辅导员参与其中,能够有所可学,学有所获。

综合素质竞赛种类繁多,可包括才艺展示,荣誉称号评选等。如在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阶段可进行金嗓子声乐大赛,三笔字大赛,趣味运动会,服装设计大赛等。还可以评选如最博学少先队辅导员,最亲善少先队辅导员,最具魅力少先队辅导员等。这些综合素质竞赛,丰富了竞赛体系的形式,也点缀了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少先队辅导员的积极性。

与竞赛机制相配,我们还要建立评价机制。做到有竞赛就有回馈,就有评价。

各类竞赛的评价形式,可采取当场评,随时评相结合的形式,评价类型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这样的评价机制,让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使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不能仅仅是定性的,我们更需要引入定量的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条目、评价规则,定期测评,使少先队工作落到实处,以形成争优抢先的工作氛围。

(三)建立平台,分享成果

在上述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真操实练之后,作为参与者的少先队辅导员一定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在第二环节,各种竞赛尘埃落定之后,那些获奖者,失败者,都有自己的特别的体验。这就需要一个平台,供这些有话要说的少先队辅导员畅所欲言。通过建立交流平台,让少先队辅导员们交流彼此心得,分享彼此的成果,必然使每个参与者都成倍地收获经验。

成果分享的形式,可以进行创新设计。如为每一位少先队辅导员建立专业成长与发展档案,内含少先队辅导员的个人发展规划,个人评价记录,培训心得,工作日志等内容。所有档案内容进行共享,供每位少先队辅导员交流学习。

再如在每场培训的开始,可让少先队辅导员轮流上台分享自己学习专业著作的心得。还可以建立相关博客,在博客中发表博文,下面的评论区供所有少先队辅导员交流讨论。这样也保证了随时随地交流的特性。此外,还可建立微信群,借助现代科技,使交流与分享落到实处。

以上,是我对健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的几点认识。因为全程都需要少先队辅导员的自主参与,让其摒弃了“要我学”,收获了“我要学”,使培训更具时效性。坚持这样的培训体系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培养出一批专业化素质高的少先队辅导员。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国共青团| 未来网| 中国少年先锋队| 天津共青团| 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