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莎莎: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衔接策略的研究
时间:2019-08-11      来源:少年部 


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衔接策略的研究

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 沈莎莎

 

【内容摘要】《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少先队改革方案》中分别提出将“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衔接”作为中学共青团和少先队的重点工作。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中学团队衔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笔者访谈了区域内的初中学校。访谈调查之后发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为“队为主体,团为核心,强队建团,全团带队,有效衔接,团队共兴”的理念,本着“小切口,大纵深”的原则,从统筹组织建设、统筹教育过程、统筹团队活动及统筹评价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团队组织的相互促进、平稳过渡及有效衔接。

【关键词】少先队;共青团;衔接;

 

初中阶段是少先队与共青团组织教育并存的特殊阶段,是实现少先队与共青团平稳过渡、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共青团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直接领导少先队。中学共青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初中少先队又是共青团事业的基础和源头,是少先队教育的成熟和飞跃。因此加强初中团队衔接,突出团队组织的政治属性,最大化地发挥团与队的育人作用,是初中阶段组织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初中团队衔接的研究背景

2016 年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明确并加强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团组织工作以团前教育、发展团员、团员意识教育为重点,少先队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衔接,改进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2017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了《少先队改革方案》,《方案》中提出:“加强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建立中学团干部、优秀教师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制度,加强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的衔接,健全少年团校、团课制度,年满 13 周岁特别优秀的少先队员可以入团并保留队籍。”当前,在共青团、少先队改革背景下,如何融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团队组织的归属感和光荣感,创新团队有效衔接的路径,推进团队一体化实践持续、有效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中学共青团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做好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的衔接工作将会助益于共青团组织的建设,从而使“党、团、队”的组织延续一脉相承,逐层递进,因而做好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的衔接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初中团队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初中少先队、共青团是青少年思想引领、政治启蒙的主要阵地。在中学阶段,团员、队员接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主要依靠共青团、少先队的引领和指导。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中学团队衔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笔者访谈了区域内的初中学校。访谈调查之后发现,在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衔接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1.初中组织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教育形式单一,枯燥。

根据《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和《少先队改革方案》等政策性文件要求,初中七、八年级应该建立少先队组织,保障小学1年级至初中八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少先队活动课。同时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团队活动课时和主题都有规定,按规定来看,是有利于少先队与共青团的衔接的,但是,有的学校出于考试或者其他利益考虑而未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教学,很多学校形式上建立了少先队组织,但少先队活动课很难有效落实,长期被班校会、学科课程所替代等。任意删减或者增加教育内容,造成知识的断裂与坍塌,出现断层现象没有课程作为保障的少先队组织的教育缺乏整体性、针对性与层次性的缺乏。团队教育形式的僵化、死板,照本宣科,不符合初中阶段团队员身心发展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进而影响了少先队与共青团衔接。

2.初中团队衔接途径不完善。

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衔接途径的具体操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情况,进一步影响团队衔接的效果。目前,

初中团队衔接的途径很不完善。有些学校紧紧关注于“建队”、“离队建团”等仪式,一方面并没有深挖仪式教育的实效性,将仪式教育引向纵深;另一方面,并没有形成团队衔接,全团带队的长效机制。

3.团队评价管理机制一体化还未推进。

目前很多还未建立起团员队员成长记录档案制度,未能实现中小学贯通的队籍管理制度,未能实现团队一脉相承的评价管理机制。与共青团组织相比,少先组织的奖励、荣誉更为丰富多样,共青团的荣誉称号主要只有优秀共青团员与优秀团员干部。在队组织获得荣誉与团组织之间荣誉和奖励关系不够紧密,连续性、层次感不够强。因此,激励队员向上、向前的效果不佳。

       三、初中团队衔接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1.应试教育的压力导致初中团队的发展空间狭窄

第一,学业压力增大。初中学科科目和学习内容增多,加之中考及好高中的压力,使初中少先队较之小学少先队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更难开展。少先队活动课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时时间内很难进课表,通常都是挤中午或放学后的休息时间搞少先队活动,辅导员累、学生累,开展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

第二,相关领导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初中学校没有将小学少先队的教育深入、有效延续的原因则在于各个学校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更重视升学率的提升。其次在于中学教师与辅导员的思想认识程度有所欠缺,重视教学成绩的提高,而轻视团队思想组织教育的建设。“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碎片化严重,难以保证教育实效。

第三,家长、学生对初中少先队的认识误区。许多学生与家长认为少先队只存在于小学阶段,初中已经没有少先队了。导致这一观念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做好中小学少先队教育工作的衔接。没有着重加强对少先队员入队与离队时间的认知教育,中学少先队员已进入青春期,有一种强烈渴望长大,被老师、家长重新认识的冲动。他们在行为上、语言上更希望趋于成人化。在主观上他们认为少先队员那只是小学生的事情;使队员们形成了小学毕业后就“自动”“默认”离队了的错误观念,初中少先队教育没有实现与小学少先队的紧密衔接,从而也就助长了这种错误观念蔓延开来。

        四、实现初中团队衔接的有效策略

初中阶段是少先队与共青团组织教育并存的特殊阶段,是实现少先队与共青团平稳过渡、有效衔接关键时期。突出团队组织的政治属性,最大化地发挥团与队的育人作用,是初中阶段组织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本着“队为主体,团为核心,强队建团,全团带队,有效衔接,团队共兴”的理念,秉承“小切口,大纵深”的原则,从统筹组织建设、统筹教育过程、统筹团队活动及统筹评价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团队组织的相互促进、平稳过渡及有效衔接。

1.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衔接的概念

初中是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少先队是共青团事业的基础和源头,更是团队工作的衔接期、过渡期和关键期。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衔接就是指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互相协作,从教育体系、组织建设、工作路径、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做出科学规划,做到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以保持少先队与共青团教育引领的系统性、连续性与递进性。

2.实现初中团队衔接的有效策略

1)转变轻视共青团、少先队教育的理念

一是转变学生与家长的思想观念,正确看待初中团队组织。加强中小学少先队的衔接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队员明确作为队员身份的时间期限树立正确认识少先队员身份的观念。增加与家长交流,增强面向家长宣传的力度,使得家长对学校的共青团、少先队教育“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赢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理解。二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中学共青团、少先队教育不仅是学校党团组织的任务,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肩负的时代责任,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主动参与其中,自觉执行各项措施。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实效,积极带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深刻领会改革精神,统一思想,把准方向,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积极作用,为推进共青团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2)统筹团队组织建设

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团队工作的思想、作风、组织的领导,使学校团队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的重要规划当中,贯彻党带团,团带队的组织教育理念。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方面,牢牢把握方向,严格落实好关于团队干部配备管理、团组织工作经费、团学活动场所等资源保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制定中,通盘谋划共青团、少先队各项工作,将共青团、少先队发展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布局当中。学校团委书记及团委干部与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岗位任职可兼任,如此则利于对学校团队工作进行统筹管理,一致规划。在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委员中设立少年委员,主管少先队事务,既有明确分工,又注重加强团与队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以团带队的工作理念。中队辅导员一般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其工作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核。

3)统筹团队教育

       第一,教育内容整体规划,分层推进。教育内容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对团员与队员进行一模一样的教育。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成长规律,要整合筛选教育内容,所选取的教育内容要体现层次与梯度,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落实好每周1节少先队活动课,编写校本教材,使所选取的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感,激发团员与队员的学习兴趣。第二,教育方法手段纵向衔接。动是少先队教育的生命力,少先队教育以开展活动为主要的教育方法。而团组织相对来说理论知识教育较多。统筹初中团队教育应在方法、手段上做好衔接,使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团和队的教育都相对均衡地开展,防止只偏重实践活动相结合。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统筹衔接好线上线下的教育阵地。善于运用新媒体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巩固好团队仪式教育的延续,如七年级举行建队仪式,八年级或九年级举行离队仪式、入团仪式,团队干部换届仪式等,增强仪式的庄严感。

       (4)统筹团队活动

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应整体规划,形成应有一以贯之的主线与脉络。比如学校团、队组织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将少先队组织的“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与团组织的“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并结合本校特色开展“点亮中国梦”系列报告会、“我是团员我光荣”等主题延伸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梦想与伟大中国梦结合起来。团队员手拉手,结对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好少先队是党交给共青团的一项崇高任务,全团干部和团员都应该无一例外地关心和支持少先队活动,积极参与少先队的工作。”如在开展校园公益岗、敬老助残、环保宣传等志愿者服务时,可由团员带领队员参加,自主组织、策划活动的流程,发挥团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5)统筹团队管理评价

第一,建立团队员成长档案制度,实现队籍随转。建立少先队员小学毕业升入初中随转队籍机制。同时建立中小学贯通的队籍档案。初中阶段继续记录队员的校内外表现,并以此作为入团的重要参考。相应地,建立团员档案记录,记录学生在共青团时期的经历,同时将少先队的档案记录整合纳入,形成一整套团队员成长档案记录制度,并与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相协调与接洽。第二,制定推荐优秀少先队员入团的细则。推优入团的团队衔接教育是初中少先队教育的重点内容。队员是否能顺利成为正式团员,达到何种标准才能成为光荣的共青团员?这是推优入团工作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少先队员制定相应的推优评价标准和管理细则,比如说建立入团量化考核体系。在入团量化考核体系中,充分考虑少先队的评价体系,如让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积极表现,在“雏鹰争章”等活动中,通过积累小印章,获得小积分,来实现入团量化考核体系中的分数积累。让少先队员时期的行为表现是能否成为团员的重要依据,使推优入团的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将团队的奖励制度联系为一体,使队员以能获得更高层级的荣誉和奖励为努力目标,激励其不断进步。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国共青团| 未来网| 中国少年先锋队| 天津共青团| 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